名家縱論/政黨的民主基因

前幾天賴清德主席公開說:「民主自由不是國民黨的DNA」,非常好奇賴醫師對一個有百年歷史的建國大黨,是怎麼做的DNA檢測?想起年初承張良任前大使贈送其尊翁的中國黨派一書,以及我在四十年前參與推動民主化時期讀過的德國幾十個政黨簡史,DNA研究確實不容忽視。從政黨外在表現來反推,應該是必要的檢測方法之一,國民黨近百年前統一全國後,不論所制定的政府組織法,和之後所提歷次憲草,乃至最終通過的憲法,除表現出濃厚的大政府主義外,就是民主人權的追求,因此說基因編碼裡看不到民主自由,當然過於武斷。不過最值得注意的,應該是和賴主席一樣由醫而政的孫文先生,他的一個影響至深的民主理念,就是民主要通過制度化宣導才可實施,當時知識界反對所謂「訓政」者如胡適、張東蓀,認為民主應即知即行,讓還在摸索的人來當教官,其理不通。何者才是及格的民主信仰,恐怕到今天學界也不易有共識。

到了抗戰結束,國民黨雖勉力完成制憲,卻又在內戰失利後,即以戒嚴與臨時條款凍結民主,這段時間確實仍是一黨專制,只是從台灣光復開始,就啟動了日本殖民統治從未考量的地方選舉,並藉臨時條款的調控,從民國五十年代末期就開始中央民意代表的增補選和增額選舉,以致到了七十年代,立法院實質上已由定期改選的委員主導,因此若說國民黨有漸進成長的民主基因,好像也可成立。

無論如何,在第三波民主潮中,台灣被歸類為極少數一次到位的成功案例,也就是一旦完成即不再逆轉。而主導改革的國民黨,不論從老國代自願修憲把自己送入歷史,或世紀之交完成的首次政權和平轉移,都可以看到此一民主信念的體現,而從全面開放普選後大多數國民仍給國民黨長達十年完全執政的機會來看,也顯示人民對此一民主化模式的高度支持,至少不能任意把它和那些被推翻的專制政黨同視。

賴主席當然可以用別的方法來檢測國民黨的DNA,我這裡倒是想對同樣為民主改革做了重大貢獻的民進黨也做一次快篩。這個政黨的基礎毫無疑問就是前面提到的由下而上未曾間斷的選舉所集結的反對政治力,以及在民國六十年代快速起飛經濟及其孕育的中產階級所形成的社會力,通過選舉取得政權確實是中國前所未有的盛事,因此選舉就是一切,選上了就開始準備下次選舉,派系林立而沒有明確意識形態,便成了這個政黨的主要基因。這些是許多新興民主國家新興政黨的通病,無須厚責民進黨,值得重視的,反而是鞏固民主不可或缺的守憲共識。

我指的就是已多次提及的憲法上國家定位問題,從憲法增修條文特別把政黨不得危害自由民主憲政秩序和「中華民國之存在」,並列為兩大違憲類型,這個直接從德國基本法第二十一條剪貼上去的規定,是二戰後西德重建民主很關鍵的一環,也是我過去討論過的「政黨國家原則」,德國不惜打破民主國家政黨自食其力的傳統,由國庫支應配有國會席次政黨的運作經費,目的就在確保其憲法忠誠,德國現在主政的社民黨已有超過一個半世紀的黨齡,是溫和左派政黨而曾飽受納粹政權摧殘,其民主性格其實從未受到質疑,但一九五九年仍為了展現憲法忠誠而明確修改黨綱告別馬克思主義,就是代表性的例子。

民進黨從來沒有少拿過國庫一毛錢,但從不覺得有必要植入基於七次修憲迄未改變的國家定位晶片。至於最近幾年為了選舉而把保護民主的所有獨立機關變成執政黨的側翼,更已亮起不可折返點的紅燈,顯示此類選舉型政黨民主基因的孱弱。不論對憲政體制的威脅,還是兩岸的戰爭風險,恐怕都更值得賴主席費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